多项技术突破!新型海洋装备助力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持续提升

近期,我国特种船海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完成多项技术攻关,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持续提升。

 

全国首艘运载火箭回收船即将交付

 

 

近日,由江苏润扬船业有限公司为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火箭回收船星际归航号即将交付。该船是全国首艘、世界第二艘新建运载火箭回收船,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后,全球第二个拥有运载火箭回收船的国家。

星际归航号旨在满足星际荣耀SQX-3运载火箭首飞的战略部署,实现运载火箭回收、检测、维护、复用的全流程闭环,突破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低成本、快响应的空间运输能力,促进商业航天降本增效的跨越式发展。该船从钢材用料到动力系统、电控系统的配备均为国产。整个火箭回收甲板区域对平整度要求极高,在左右42米范围之内,平整度误差不能超过1厘米。船舶甲板建造全部采用高强钢,从船分段建造开始,包括合拢、焊接以及建成下水后的各项试验,全船的精度控制都有专门团队密切跟踪,以确保这艘船能够高精度交付。

 

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网箱型工船交付

 

  

近日,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为湛江湾实验室建造的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网箱型工船湛江湾一号在湛江湾正式交付。

作为全球首创工船与网箱一体化融合设计的养殖平台,湛江湾一号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自主研发,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承建,开创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养殖新范式。

针对深海养殖海域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该平台通过多能互补能源自供给智能化管理机制,提出南海全域化的以静为主,动静结合渔业养殖模式,开展海上半潜养殖、漂浮动力定位、自主航行避台、绿色能源供给、人员居住舒适、系统功能智能的养殖试验研究,打造常态化漂浮式动力定位的海上综合试验平台。交付后,湛江湾一号即将扬帆南海,为中国渔业转型升级和南海资源可持续开发注入强劲动能。

 

宁波舟山首艘一键疏浚系统耙吸船开工

 

  

日前,宁波舟山港首艘耙吸式挖泥船在舟山宁兴船舶北仑环海基地正式开工建造,意味着宁波舟山港在疏浚装备现代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新造的挖泥船泥舱最大舱容超3000立方米,具备高效执行大型航道疏浚、深海吹填等复杂作业任务的能力,将主要用于码头、航道、港池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有助于提升宁波舟山港在疏浚领域的施工能力。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疏浚船舶,该船除配备常规的疏浚控制与功率管理系统外,还搭载了国内领先的一键疏浚浚驾合一系统,可实现施工全程的智能操控。同时,该船集成综合智能管理平台,融合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管理等多项功能,大幅提升船舶的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效率,使疏浚施工更加便捷、安全、环保。

 

国信12-2”首舱大西洋鲑鱼苗入舱

 

    

日前,青岛国信集团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2-2”在海上成功完成首舱大西洋鲑(俗称三文鱼)鱼苗入舱工作。此举标志着世界范围内首次在超大型移动式养殖工船上开展鲑鳟鱼养殖探索,为我国优质蛋白供给开辟了新路径。

该船由青岛北海造船承建,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设置15个标准养殖舱以及多个环形跑道池、养殖试验池。投饲、加工、深层取水、成鱼出舱四大系统实现深度升级,并将首次开展鲑鳟鱼工船全年连续养殖试验。

随着国信1国信12-1”和本次的国信12-2”形成三船联动的产业化运营格局,我国深远海养殖正式迈入体系化、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年总产能将突破万吨,为保障国家蓝色粮仓和食物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各企业新闻,中国船协整理)